班级管理呼唤人性化
陈林
当前,中学教育中的班级管理存在一些误区:有些老师满怀热情教育学生,但是有时处理问题过于死板,缺乏灵活变通;对待学生态度粗暴,有时讽刺、挖苦甚至打骂,这在学生的心里投下了永远抹不去的阴影,有些学生因此出现了不服管教、厌学甚至自杀的现象。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?笔者认为:主要是教师没有把学生看作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,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魂的个体,只是把他们看作是凭自己主观意志雕塑的毫无生命气息的泥巴,因而在班级管理中走入了误区,经常是“严”字当头,采取了“一刀切”的简单生硬办法。这么一来,学生可能是“听话”了,他们变得服服贴贴,循规蹈矩,不敢越雷池一步,可就是在教师这样的“关爱”中,学生的创造力被扼杀,学生的自由权被剥夺,童真、童趣、个性也消失殆尽。这是一种缺乏人性化的教育。因此,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,应该采取一种富有人情味、彰显“人”的个性、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方法,即人性化管理。这是一种“严中带松”、能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、缓解学生沉重的精神压力,但又不是“无为而治”的管理方法。具体做法如下:
第一、对学生要求必须严格,要充分信任学生,但不能“一刀切”,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符合人性化的灵活处理。其实,“严”固然重要,但要顾及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的面子,否则,可能会因一时之“严”却缺少了人性化而给学生留下终生的阴影。而信任是人性化管理的先决条件。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,是沟通师生心灵的起点。教师对学生有了充分的信任,可以极大地满足学生自尊心的渴求,调动起学生奋发向上的积极性,尤其对后进的学生,更可以鼓舞他们上进,努力克服自身缺点、错误,使沉睡的心灵得以唤醒。所以,当某个学生犯了错误,我们要相信他们能够改正,能够做好,要给他们创造改正缺点的条件和机会。我曾三令五申晚修期间在班上不准穿拖鞋,但有部分学生明知故犯,不但穿拖鞋回课室晚修,而且毫无顾忌地发出巨大声响,严重地破坏了班级的学习环境。针对这一现象,我跟学生约法三章:违规者将被勒令回宿舍换鞋。但有一次,当两位同学被我“赶”回宿舍换鞋后,我又发现一位同学穿拖鞋,正当我准备一视同仁,按章办事时,该同学说他因打球弄湿了运动鞋,只剩下这一双拖鞋了。我想,这位学生平时也是个遵守纪律的人,应该相信他。于是,他“原地不动”。后经调查,该生确实只剩下这双拖鞋了。并且,他后来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的问题了,我为自己这一“人性化”做法感到庆幸。假如当初我非要他穿湿鞋回课室的话,那他将会终生难忘这一存留记忆中的“污点”。由此可见,我们要树立爱生如子的思想,对学生进行人性化管理,用信任去激发学生的上进心。
第二、做学生思想工作要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体现人性化。古人言:“感人心者,莫先乎情,莫始乎言,莫切乎声,莫深乎义。”教育,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灵接触的过程,而沟通的“天桥”则是师生的真挚感情。因此,人性化管理要注重方法,要做到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。一位学生喜欢在上课时看课外书,一点都不在乎功课,尤其是英语考试每次都是全班倒数第一。为此,我与他进行了真诚的交谈:我首先肯定了他看课外书的作用,能够增长见识,丰富知识。但是,作为高三的学生,假如在课堂上还是一味沉迷于课外书,那么,在当前的形势下,他就可能成为大学的“门外汉”,只能“望校兴叹”。所以,明智的做法就是先学好功课,充分做好各科的复习备考工作,尤其是尽快补回英语;因为,当务之急是拿到一张大学的入门票,之后将有非常充裕的时间到书海里畅游。该生听了我的劝告后,发奋努力,终于在高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,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。可见,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的“人性化”交谈方式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思想,甚至可以改写一个学生的命运。
第三、学生犯错误时,非不得已,教师不应找学生家长到校。一般来说,汇报家长或邀请家长到校,是无奈之举。而学生出现的一些小问题,教师应想办法在校内解决,避免把问题复杂化,这也是照顾学生面子,体现人性化的一个方面。因为,家长工作繁忙,与孩子的沟通相对较少,处理问题容易简单粗暴。而班主任时不时地向家长告状或邀请家长到校接受投诉,更容易加深家长与小孩的鸿沟,更不利于问题的解决。因此,教师应提高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效率。当然,不找家长,并不等于说不与家长沟通。相反,只有教师平时多与家长沟通,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,才更有利于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。
第四、人性化管理需要老师提高自身的素质,具备一些谈话的技巧和方法。一个班级管理者,单单懂得需要人性化管理还不够,关键还是要提高自身的素质。在跟学生谈话时,老师要耐心、细心、热心,对学生信任、诚恳;利用恰当的语言、语气;仪表端正,衣着整齐,态度诚恳;注意场合和方法,应尽量选择在人少的地方,以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。如果在办公室谈话,要让学生坐下,不要让他产生“站着受审”的感觉。总之,教师与学生谈心,不管在任何场合,要表情自然,注意礼仪,给学生一种亲切感,千万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。而且在全班同学面前指出一种错误时必须严厉,但与个别交谈时却要温和,要有“人性化”。一位走读生在老师三令五申早读课不准迟到后,仍然经常迟到。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呢?这时老师需要冷静考虑,要从教育的效果出发,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严厉批评他,使他在同学面前丢脸,受同学讨厌。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,我私下试着与他商量。最后,他提出要让全班同学监督自己、帮助自己,使自己增强守时的意识,并保证以后不再迟到。我建议他买一个质量好的闹钟解决迟到的问题,也告诉他没有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他的原因,这样,他感到老师在爱护他,关心他,从而使他深受教育。因此,在处理问题的时候,教师要摒弃那种命令式、裁判式的口吻,多用商量的语气,多从讲道理入手,在一种平等、和谐、民主的气氛当中,帮助学生明白道理,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。这才是学生乐于接受的富有人性化的教育。
总之,对学生的管理,首先应该是充满人性化的管理。而教师的工作是一项特殊的育人工程,它必须建立在“爱”的基础上。可以说,爱心是教育的根本。如果教师的爱心不够,甚至缺乏爱心,那么学生也就难以具备仁爱、宽容之心,难以学好知识,学好做人和生活的道理。因此,教师要有爱心,有一颗时刻关怀爱护学生的心灵,让学生在爱的天空下健康成长, 让学生在一个充满人性化的教育环境中茁壮成长。